新北市客家社團探索館-客屬社團社團法人新北市中原客屬協會
![]() |
|
【社團簡介】
客家人早期因屬弱勢族群,在社會中常被忽視,在生活中常不敢表態自已是客家人,默默的沉殿於社會的各個角落,未能呈現其文化特質。社會變遷、工商業發達之後,由桃園、新竹、苗栗等地的客家鄉親紛紛北上謀生。客家人克勤克儉,吃苦耐勞、勇於奮鬥之精神,立足於各行各業,在中和、永和地區的客家人口也逐漸增多,鄉親相遇倍感親切。為凝聚客家人向心力,於民國67年2月2日成立「中原客家聯誼會」,由廖廷龍先生擔任會長,在二十五位客家先進的努力運作之下,於民國73年2月登記立案為「臺北縣中原客屬協會」。 本會成立的宗旨為凝聚客家鄉親團結意識,發揚忠義精神,弘揚客屬文化以及客家民俗的傳承。歷經各屆理事長及理監事幹部熱心推動,會務蒸蒸日上、會員快速增加,會員最多時達到三、四千人。會員大會設有高中、大學、博士獎學金,以及七十歲以上之敬老金頒發;從民國83年起開辦民謠班,陸續開辦弦鼓班、國樂班、舞蹈、電子琴、客家禮儀、書法班等,民國88年在謝德炫理事長任期內,得到各界熱心人士贊助集資購買會館面積56坪(中和區永貞路231號3樓),成為臺北縣第一個擁有會館的客家團體,更名為「社團法人臺北縣中原客屬協會」。在民國100年臺北縣升格,又更名為「社團法人新北市中原客屬協會」。 本會於每年春季至各地客家庄舉辦文化交流活動,於每年的7月份舉辦義民祭典紀念客家先烈,弘揚客家硬頸精神。另外,本會也於年度活動計畫中邀請專人教學客家民謠、舞蹈、胡琴等課程,造就了許多客家人才,在雙北各社團擔任教學講師。研習班一開始從客家文化簡介著手,進而闡揚客家歷史淵源及其對社會的影響、貢獻,使學員認同暸解客家文化的意涵,再以音樂為主題看客傳統歌謠文化的發展,及欣賞客家歌謠之美。藉由研習班的開辦,期使客家傳統民俗技藝能薪火相傳,在定期舉辦的成果發表會中,推廣客家文化,展現客家特色。 本社團近年配合市府政策辦理老人共餐活動及參加新北送愛到花蓮2日行,民國106年榮獲新北市人民團體領航金獎永續組領航獎,同時參加106年新北市客家文化研習成果發表活動,榮獲歌謠組優等獎,民國107年全國竹東天穿日大合唱比賽榮獲特優獎項。同年,參加新北市客家文化研習成果發表會,榮獲舞蹈組佳作、歌謠組優等的獎項。民國108年參加新北市客家文化研習成果發表會,榮獲舞蹈組優等、歌謠組特優等獎。 |
【現任與歷任會長資料表】
![]() |
|
![]() |
|
![]() |
|
![]() |
|
![]() |
|
![]() |
|
![]() |
|
![]() |
|
||||
![]() |
|
【社團花絮】